12月10日下午,电子工程学院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旭博士在雁塔校区第三会议室作了题为《诺奖启示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任志平主持,共70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刘旭博士通过介绍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之间关系,生动形象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大家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本次报告分别从GPT的发展、大模型系统框架结构,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多模态下大模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分享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国际学科竞赛的辉煌战果。此外,通过丰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案例展示,让与会师生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魅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最后,刘教授就与会师生关于油气井大模型的选择、构建等难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交流。

本次学术报告会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先进的科研方法和创新理念,激发自身的科研兴趣与潜力,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了解行业前沿,开阔视野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电子工程学院后续将继续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持续为师生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前沿认知及提升跨学科交流合作能力。

主讲人介绍:
刘旭,工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华山学者菁英副教授,IEEE Senior Member,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入选者。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及中国电科,中国兵器,华为,商汤科技,微众银行等公司关键技术项目。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多模态基础大模型,雷达卫星无人机图像与智能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了IEEE TPAMI、IJCV、TNNLS、TCYB、TGRS、TAI等领域内国际主流期刊上,并指导学生在CVPR、ICCV、ECCV、IGRASS、互联网+,等多项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冠军。